撂石锁是一种流传在我市回族群众中的传统武术项目。北宋时期,习武之人以抓举石锁增加功力。元朝时期,在开封的驻军多为回民。这些回族人在战时为士兵,和平时期就是民兵,练武的习惯就保留了下来,尤其是撂石锁在民间得到很好的传承。明朝时期,开封所建清真寺内都设有武术馆,供回族子弟习武健身,撂石锁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健身运动。这种产生于唐宋的运动,把技艺与力量完美地结合起来,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2003年,中国武术协会工作人员到开封挖掘武术比赛项目,一眼就看中了东大寺的石锁。令人眼花缭乱的石锁惊险动作,让他赞不绝口。他认为,撂石锁古老、传统、实用,具有民族性、群众性,是增强武功胆识的好项目,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两个动作进行功法比赛。后来撂石锁由民间爱好演变为全国武术功力大赛的规定竞赛项目。
2011年5月23日,开封撂石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中国非遗石锁研究会成立。河南大学毕业的鲍峰,是撂石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从2004年至今获得过7次全国撂石锁冠军。撂石锁已经被全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优秀项目。撂石锁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丰富了内容,在保留原有功力训练的同时,增加观赏性和娱乐性,形成了既能强身健体又寓练于乐的专项民间文体活动,给古都开封的民族文化添写了一抹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