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开封市武术协会官方网站
  • 拳械武术——石氏三法门

    时间:2017/6/10 10:37:11 来源:本站 点击:1672 分享到:

    (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生存技能,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习武练拳的好传统,至今创编流行的拳种、门派、拳式不计其数,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开封石氏三法门便是其中之一。

    传统石氏三法门武术历史悠久,综合各门派之精华,吸收许多古稀有拳种,内功外功相结合,内外兼修,不仅能有效的强身健体,而且通过内外兼修,升华人们的精神品德和境界。石氏三法门博大精深,已成为完整的学习训练体系,历经数代仍活力四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文化遗产。

    石氏三法门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石喜武石喜武介绍,石氏三法门拳械套路十分丰富。三法拳有八路,每路八趟,共六十四趟。其他套路有燕青拳系列,武松拳、秘宗拳系列,猴拳,猴棍系列等。使用的器械有刀、枪、剑、棍、鞭、八方棍、秘宗棍、对劈解腕刀等十八般兵器。硬气功类有金刚指、金剪指,鹰爪力、铁头功、铁腿功、铁布衫、铁沙掌、点穴、打穴、拿穴、重手法、轻功、沾衣十八跌等。还有十八趟对拉罗汉拳、十路弹腿及弹腿对练、大八技、迎面八打、十三打、迎面十六打、内外功速成练法等。

    石氏三法门武术朴实无华,武技均以实战出发,每招每式都以疾、准、狠去攻击对方,又以退、躲之法严防挨打。以四击(踢打摔拿)八法(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十二型(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鸡、立如松、转如轮、拆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气脉连绵,心动神随,意发神传。拳械中每式皆有左右阴阳之别,避免偏左或偏右之弊。此拳偏重于三法应用,不重于外表美观,学者如能用心钻研,定能得心应手攻防疾快、随机应变声声不穷,临阵时则不致束手无策,等击待毙。

    市级传承人:石喜武,5岁便随父习武,扎马步、拉四平、练腿腰、十弹腿、开拳脚、练兵器,学踢打摔拿、长短兵器,学武术气功、硬气功等,全面继承了石氏三法门拳械,是石氏三法门第四代传承人,也是开封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氏三法门代表性传承人。石喜武的哥哥石喜文自幼也跟随父亲习武,1966年由父亲介绍到少林寺拜侠僧释德根为师,全面传承了少林寺武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现已去世。石喜武得到父亲石久芳真传,18岁便在开封武术界崭露头角,其三法门武术广为流传。从1987年起,他先后开办少林三法门武医馆、开封少林武术学校、中原公安镖院。2002年为省武协会员,于当年参加省武术比赛获拳术亚军、棍术亚军。石喜武办学20余年,历任馆长、校长、院长,兼总教练,为我市传统武术拳械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40余年来,石喜武武医并重,行医授武,已将三法门拳械教授给国内外众多弟子。第五代传承人石延宗、石延顺、石玉莹等继续开馆授徒,开办了石氏三法门武医馆,其徒众多次在武术比赛中获奖。

    传承人石喜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