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武术文化 弘扬中原精神
开封培英武术文化遗产传承展演大会暨海峡两岸武术交流活动举行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田宏杰报道 8月20日,为探源中华传统武术文化,弘扬自强不息的中原精神,开封培英武术文化遗产传承展演大会暨海峡两岸武术交流活动在祥符区举行,开封培英武术创建175年、开封市武术协会培英武术研究会成立15周年纪念仪式同日举行。
席建国、李兵纪、陈广西、安自立等市级老领导,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开封市委主委张志刚,市武术协会会长吕玉中,开封市武术协会培英武术研究会会长贺领,台湾培英分会会长陈三元和来自全省武术界代表,各武术专业协会、学会、研究会负责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活动。
张志刚在讲话中对活动的开展表示大力支持,对前往参加活动的武术界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热烈欢迎.
吕玉中代表开封市武术协会对展演大会和交流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高度评价了培英武术的奠基者仇玉书,创建者孙霁虹以及培英武术的杰出代表鲍忠恭、卜文德、聂增勇、杨金贵等的武功绝技、品德操行、报国情怀、仁者风范;称赞当代培英人不负重托,励志前行,矢志不渝,通过办学、比赛、交流等平台,代代相传培英精神,培养了众多的后起之秀,国家输送了许多传统武术人才;同时,不断加强海峡两岸武术文化沟通交流,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和强大做出积极贡献。
贺领在讲话中分别介绍了开封市武术事业发展和培英武术文化遗产传承情况,开封武术界代表、市武术协会功力门研究会会长刘金生介绍了相关情况并做了表态发言。
“培英门”是由清朝后期少林派著名武术家仇玉书先生于1848年创立,开始在开封朱仙镇仇店乡“培英黉学屋”传授武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在开封市区创办培英武术学屋,收徒授艺。民国4年(1915年),他将其平生所学之拳、枪、刀、弓、棍法、阵法及战法等谱书编写成《武备记略》四卷传世。1914年,第一代传人,仇氏弟子孙霁虹组织成立了“开封培英武术学社”,1989年更名为“培英武馆”,由第二代传人,孙霁虹的弟子鲍忠功任馆长。2010年更名为“开封市武术协会培英武术研究会”,由第三代传人,鲍忠功的弟子贺春岭担任会长至今。虽然经历了不同时期名称的变更,但是“培英”二字始终不变,培养国家栋梁英才、效力国家、服务社会的精神一脉相承。目前,开封市武术协会培英武术研究会不但在全省成立的11个分会,台湾也成立了分会。台湾宗鹤派武学大师陈三元先生于上世纪90年代来汴,拜中华武术百杰、培英武术宗师卜文德为师,回台后成立了台湾培英分会。
在祥符区西姜寨乡仇店村举行的仇玉书先生纪念活动暨揭碑仪式上,有关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仇玉书先生碑深深鞠躬,表达对先人的追思。
活动中,开封市武术协会培英武术研究会负责人向台湾培英分会负责人陈三元先生等为培英武术传承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颁发荣誉奖牌,并向新成立的焦作分会负责人授牌,书画家们进行了现场书画创作。
仪式结束之后,开封培英武术研究会表演了青龙出海拳、虎鹤双形拳、集体搏击演练、摔跤表演、锁喉拳、朴刀、洪门刀、花拳、青龙拳、功夫扇,南阳、焦作、郑州、三门峡、濮阳、中牟、通许等地的培英分会传人分别表演了八卦掌、咏春拳、集体太极拳、八卦掌、 青龙偃月刀、云龙鹤拳、形意拳、少林狼牙棒、少林三鞭、棍术、盘龙大刀、通背拳、白猿棍等。精彩的表演不时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和喝彩声。